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九十九章 必须彻底的解决

第九十九章 必须彻底的解决

杨震认为虽说日军眼下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补充军官的素质.与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普遍有相当的下降.甚至在某些以预备役军官.以及二次甚至三次动员预备役兵员为主的治安师团之中.素质下滑的相当厉害.

但日军之中精锐的师团.尤其是那些士官学校培养出來下层军官的能力.以及其所属部队单兵作战素养.并未有明显下滑.在这种情况之下.日军与培养挑选队员的余地.要远远的超过抗联.

日军精锐师团之中的下级军官与各级参谋战术素养高.兵员的素质也相当的高.自身又有着成熟和完整的军校培养体系.本身也有一流的战术侦察能力与战术.这些都是日军可以走的捷径.

再加上日本自身的雄厚国力支撑.手中可以集中的资源远远的超过抗联.一旦被其摸索出特种作战真正的脉门所在.其发展速度与作战能力会远在抗联之上.到那个时候就真的是心腹大患了.

至于任丘县城是前指所在地这一点泄露出去.杨震并未感觉到太多的意外.日军战场监听能力是很强的.四一年日军大扫荡的时候.十八集团军总部多次转移.却依旧沒有能够摆脱日军的无线电监听.那个益子挺进队能够找到.并咬住十八集团军总部.日军自身无线电监听能力功不可沒.

自己带着前指进驻任丘县城之后.所携带的数部在战时.与东北、延安、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等各大战略区.进行无线电通讯联络的电台.以及这些电台发出的高密度无线电信号.以日军的技术能力來说.很容易被其确定大致的位置所在.

这么密集的无线电信号.日军发现不了就有鬼了.这股日军在出发的时候.倒是不见得目的地就是奔着自己來的.应该是寻找冀中战场指挥部的途中.监听到任丘县城附近的大量无线电信号.而误打误撞的摸到这里來的.

但不管他们怎么來的.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这个时候出动.肯定在是寻找冀中战场.抗联的高级指挥部的所在位置.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中国兵法的精髓所在.日军也一样很精通.

对于自己指挥部的位置怎么泄露出去的.杨震并不是怎么太在意.对于在外围警戒不可谓不严密的情况之下.这股日军居然摸到了自己指挥部所在地的门口.杨震反倒是也沒有怎么生气.

外围部队经验不足.这股日军又经过精心伪装.骗过了外围部队眼睛倒也不算稀奇.但是这股子摸到自己门口的日军特种部队.必须要干净利落的彻底歼灭.斩断其继续发展的思路.让日军明白这条路走不通.

如此日军这支特种部队.不能在其刚刚发展的时候.将其直接扼杀在萌芽之中.将日军发现特种作战理论的信心彻底的打掉.任其发展下去.那才会是对抗联以及所有敌后抗日武装的极大威胁.

而且将这股日军全部歼灭在任丘.这也不单单是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的问題.一旦不能全歼.让这股日军哪怕溜走三分之一.下一步就要组织大量的部队对其进行围剿.这不仅要牵扯到冀中战场.各个参战部队巨大的精力与兵力.

更为严重的是.一旦被这股日军窜到其他地方.将会带來极大的损失.无论是向南的河间周边战场.还是向西的保定战场.或是向北的冀中腹地.以这股日军的实力來看.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即便是冀中千里大平原的地形.但这股日军都是经过精心伪装与特殊训练的.如果被其逃窜出去.那么想要在解决他们就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前线参战部队又多.也很容易给前线各个部队造成混乱.

眼下其所有的有生力量.都集中在任丘.是将其一股聚歼的最好也是唯一的机会.如果能将其彻底消灭在任丘.那么不仅减轻了对自己纵深的威胁.也减轻了在兵力使用上的压力.过了这个村.可就不意味着再有这个店了.

想了想.杨震抓起电话要通了眼下已经带着援军赶到北门的柴世荣.让他集中所有的兵力.不惜一切代价将这股子日军部队.全部干净利落的解决掉.绝对不能放跑一个人.允许其危害其他任何一个战场.

在杨震给柴世荣打电话的同时.他身边的两个作战参谋.也分别给其他几个门的防御部队.打了一个电话.在仔细询问其他各个方向并无异常之后.杨震命令各个城门除了留下一个班.由一名排以上干部担任警戒之外.

其余的部队.则立即向城墙的东北方向集中.由警卫三营带队的教导员指挥.从东北方向城墙下城.对北门之敌采取侧翼包抄.所有的参战部队为了明确识别.左胳膊上全部系一条白毛巾.并全部摘下军衔与胸章.

在下达完毕命令.杨震迟疑了一下后.拎着望远镜.身边只带着一个通讯参谋、一部报话机以及张子雄.赶到了北门战场.作为一手开创了抗联特种作战模式的杨震.他必须要亲眼看到这股日军真实训练程度.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当赶到北门战场后.杨震沒有惊动前边指挥作战的柴世荣.而是选择了一个隐蔽的角落.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北门战况.作为抗联特种作战部队开山祖师.眼前的战况让杨震心中不由的一惊.

不管日军的战术运用上.还有多少的不足.大部分的战术运用.还并未脱离步兵战术范畴.但眼前这些日军的单兵素质.却是已经不比抗联的特种部队差太多.其运动间的射击之精确.甚至已经不在自己的部队之下.

其两人一组的作战小组.尽管采取的依旧还是日军在进攻作战的时候.惯用的倒三角攻击阵型.但是两个人运动之中打出的交叉火力.以及极其精准的三发点射.给北门战场上的部队造成了相当的威胁.

掷弹筒手其反应速度与射击精度.也远高于一般的日军精锐.只要给其发射的机会.甚至可以做到首发命中.手榴弹的投掷距离.基本上保持在五十米左右的距离.而且落点的准确度也相当的高.

前边的攻击小组.与身后的机枪配合之紧密.也超过了顶峰时期的日军.在掷弹筒手死死的压制住抗联狙击手后.总算架起來的两挺九二式重机枪.不断的以密集火力压制这边的抗联阵地.

柴世荣带领的增援部队一抵达.便迅速的陷入苦战.而原來在这里的一个排.已经伤亡过半.尽管日军利用轻便迫击炮发射的抓钩.几次登上城墙的举动.都被打了回去.但在北门这个局部的战场上.却已经占据了主动权.

现在的整个局面是尽管日军始终未能冲进城.但抗联的增援部队也被死死的封锁在城门内.多次试图突击无法冲出去.而柴世荣多次试图从城墙上索降下去.但企图被日军精确的步枪射击给遏制住.

看着眼前的战场.杨震摇了摇头.柴世荣怎么搞的.将增援部队都集中到了北门.这个任丘县城并不大.城墙的周长也不长.绕道其他的城门.也耽搁不了太长的时间.还有配属的那个装甲车排.还有那两门迫击炮怎么不使用.

对柴世荣的指挥很是无语的杨震.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自己接过了指挥权.将柴世荣撤了下來.并立即将被柴世荣留在指挥部的两门八二迫击炮调了过來.但并未将装甲车排所属的六辆苏制ba十装甲车.直接调往北门参战.

而是命令这个装甲车排所有的六辆苏制ba十装甲车.不要直接增援北门.而是以最快的速度从东门出城.迂回敌军的后方.对于这个装甲车排.杨震只给了他们十五分钟必须到达自己指定的位置.

杨震在步谈机上.直接告诉那个排长.在抵达指定位置之后.不要直接发起冲锋.而是采取集群战术.以直瞄火炮和机枪支援城门作战.并堵住北门外日军的退路.除了火力支援之外.北门的战斗如果不用他管.但是如果日军跑掉一个.就拿他试问. ~半♣浮*生:.*无弹窗?@++

接到一号的亲自命令.这个装甲车排长不敢有任何的犹豫.马上带着他的六辆装甲车.以最大的速度冲出东门之后.以五十公里的最高速度.向杨震指定地点部署地点.快速的迂回.

相对于这个接到命令之后.不敢有一丝一毫耽搁.尽管有些绕远.但是好赖是机械化部队.只要别出什么意外.按时赶到还沒有什么问題的装甲车排长.带着两门八二迫击炮.以及所有的炮弹.气喘吁吁的赶到北门的迫击炮排长.在见到杨震之后.却被杨震的命令给搞愣了.

无他.杨震给他的命令是不要打冲锋的日军.日军采取的是以战术小组.多路进行突击的战术.两门迫击炮无法形成全面炮火封锁区.打前面的日军那些配合紧密.但之间的间距却拉得很开的攻击小组.纯粹是浪费炮弹.

杨震让他将迫击炮阵地就地设在城墙下面.按照城墙上的炮兵观察员指示目标.打日军前后的结合部以及封锁日军的退路.至于那两挺九二式重机枪阵地.则暂时先不用管他.而且告诉他.如果沒有接到自己的命令.就算日军冲到他的面前也不许开炮.

但只要开炮.无论自己下达的目标是哪个方位.在不经过试射的情况之下.都务必要做到首发命中.也就是说杨震在这一战之中.并不要求火力密度.

铅笔小说 23qb.net

<=03目录+书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