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科幻灵异>蓬刀人> 第九章 端午

第九章 端午

五月仲夏恶,京城人家门户上钉着艾草扎的消灾傀儡,借以代人受过,祛暑除毒气。

脚程快的一早赶去城外看金明池龙舟竞渡,大街小巷叫卖五色长命缕,粽子成盘,白团甜香,饮光遍地转下来,叼着一根芦苇叶歇在角落。

穷和尚不吊屈大夫,只拜五脏庙。

“师兄,师兄?”

三两声没人应,饮光托起铜钵欲走,却被打盹的沙弥一把拉回墙脚。

无智懵懵然睁眼,“有人施舍了?”

饮光剃度未久,头如青瓜,抱钵蹲在地上,气闷道:“出家了继续化缘,哪有这种道理?做和尚还不如替人看命!”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行,你又懂得什么。”

无智侧了侧身继续睡,不理会小师弟的抱怨,继续道:“多少人挤破头想进大相国寺,买不来一张僧牒,你倒好,真把自己当宝,还会挑剔了。”

出家人以僧牒为凭证,不必交地税,也无需服徭役。

饮光心底明镜一般,知道自己讨了好,但偏偏过不惯清规戒律的生活。

入寺小半月,木鱼敲漏三只,观音院吃茶僧让门下弟子带他出来修心,无智不好推辞,就领着小师弟天天蹲墙脚,日日晒肚皮。

当然一无所获。

饮光急了,小娘子偶尔经过,他笑嘻嘻凑上前劈头盖脸就说:“千里姻缘一线牵……”

没说完便被小郎君围殴,才记起来自己是和尚,于是戚戚惨惨窝回墙下,独自唉声叹气,对心尖上冒出的春芽掐了又掐,盯着手腕间红线晃荡的三文钱默不作声。

“快看!”

正自馁间,他使劲揉揉眼,眨三眨,瞪四瞪,把无智搡了个狗啃泥,既惊又喜。

排水沟渠此刻往外流着白生生的饭汤,油花堵住渠口。

饮光半夜被人叫起念经,没赶上朝食,捱到此刻粒米未进,早已眼冒绿光,他犹疑地搓搓手,忍不住要用铜钵去掏,却被人抢先一步。

那老僧一身百衲衣,左肩挑担,右肘夹簸箕,悠哉游哉出现在二人面前,盛米汤入桶。

饮光眼巴巴不动,指尖剐得铜钵嘎吱作响。一盏茶功夫,两桶皆满,老僧准备打道回府,不禁惋惜道:“越是钟鸣鼎食之家,越不知惜福。”

无智站起来,老实行礼道:“大和尚慈悲。”

惜食僧也同他唱了个阿弥陀佛,“小和尚慈悲,今日结了几个缘?”

饮光晃了晃钵,啐道:“半粒米也无,都叫你抢去了!”

“啊呀!罪过罪过,”惜食僧拍掌一乐,眼睛眯成镰钩,“快吃午饭了,小和尚不如来敝寺一叙,金汤玉食没有,粗茶淡饭管饱。”

话罢挑担走在前头,无智扯了扯师弟衣袖,沙弥两个遂紧跟其后,一道过了金梁桥和西大街。

说是小寺,实为破庙,万不能与大相国寺相提并论。

院中草席横铺,晒着白米,颗颗晶莹可爱。老僧将桶担搁置在井边,打了几盆清水,小凳一坐,心无旁骛地冲洗米汤。

饮光四下打量,见泥菩萨身旁藏有几垛粮仓,内中尽是晒好的旧米,低头问无智道:“认识?”

无智肃然不嬉,侧掌掩口悄答:“叫师兄,不认识。”

“小和尚,庙后有地,替我拔葱洗菜!”老僧喊道,小沙弥们闻言一抖,装作若无其事,捋起袖子去菜畦,出来后四脚留印,恰似误入泥地的花猫,还被人打瘸一只。

菜无好菜,不过是些莴笋芹韭,无智送去井边,奇道:“大和尚不忌?”

老僧洗了两把韭菜,簌簌抖掉水珠子,“也是修行。”

饮光倒是没什么忌口,天上飞的不吃日月星辰,地上跑的不吃车马轴轮,水里游的不吃纤夫死人,腹内锣鼓喧天,他等到现在早不耐烦了。

惜食僧生火做饭,未多时土灶便传来勾人的香气,碗三只,筷一副,饮光自去庙后折了两双细软杨枝,剥皮洗净递给无智,三人施施然站在磨盘边同食。

“大和尚,你去时恁巧,沟里突突就往外冒米了。”饮光咬杨枝慨叹,呸地吐出一口木渣碎,老僧笑成弥勒佛,告诉他道:“看来小和尚不知,那墙后便是鼎鼎有名的蔡相宅。”

无智讥诮道:“蔡京蔡公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们守在后墙,他怎知相宅正门的六鹤堂有多气派?”

饮光食不知味,忽道:“淮东去年饿死好多人。”

老僧摸了摸他的青瓜脑袋,又添两碗饭。

……

……

“这鹌鹑羹没有以往好吃,”蔡京搁勺道,“拿什么喂的?”

清风楼大铛头侍立在旁,抢上前答道:“回太师,都是刚缴上来的细粮。”

蔡公相颤巍巍伸筷探汤底,就是捞不起鹌鹑蛋,扔箸怒道:“连你也敢糊弄本官!”

大铛头眼睛险险被戳瞎,扑通跪在地上,一叠声不敢。

三子蔡翛见状,帮父亲平心顺气道:“难得一家人吃顿饭,小辈们都在,爹爹何必动怒。”

嫡孙蔡悯紧跟着安慰祖父,道:“阿翁别生气,孙儿这就去罚他们重做。鹌鹑么,百十来只总是有的,肉不好吃,便只吃舌羹。”

蔡京见几桌子儿孙满堂,自己坐在上首,慢慢消了气,问道:“既然如此,阿翁便考一考,你们每日吃饭,可知米从哪里来?”

“自然是米袋子了!”

“胡说,我在石臼中见过米!”

蔡悯嫌同辈无知,最后才飘飘然答道:“阿翁我知道,是粮仓!常平仓!”

“米当然是从地里种出来的了,亏得没让你们分稻麦,谁知还会说什么傻话,”祖父开怀大笑,指着小孙子,“不及你姐姐一半聪颖!罢了,妩儿怎没来?”

蔡翛见女儿并不在桌上,心道坏事,遂给五弟使眼色,“弟妹回宫省亲,妩儿陪她一道去。”蔡京第五子蔡鞗尚茂德帝姬已有两年,夫妻少艾,他看三哥惴惴不安,于是停杯冷笑道:“是,她回宫了。”

老公相心知肚明,半天后方问,“门前挂艾草了么?”

“阿翁放心,艾草薄叶都没落下!”蔡悯邀功,“清风楼的白粽很好吃,是否再尝尝?”

大铛头唰地弹起身,将角落里的奉茶小厮踢出去,“快快,上玉角子来!”

小厮赶紧应声,忙不迭遁出,关上内厅大门后慢慢抬起头,蔡宅侍卫守在外间,横眼道:“还不快去!”

“哎哟,小的哪敢耽搁。”那少年垂头缩脑,嗒嗒跑下楼。

报仇为大,其余概不能比肩。蔡京一家今日悉聚于此,且茂德帝姬不在,时机可谓妙绝。

谢皎带足了火引,甚至还搞到小半袋黑火药,本想一锅炸死了事,但乔装入内后便警觉有异。

蔡太师不比李祭酒随便,半刻不到,清风楼中所有携刀带剑的酒客全被清理出去,侍卫牵狗翻个底朝天,果然从一名汉子身上查获了黑火药,那人先喊冤枉,又辩解说自己是街头卖艺放烟火的路岐人,最后被乱棒拿下,押去开封府投狱了。

太师吃这顿家宴排场甚大,谢皎暗道侥幸,自己寡不敌众,扔了火药便不成事,只好以刺探情报为先。

铅笔小说 23qb.net

<=11目录+书签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