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都市青春>恶魔契约> 第122章 King of the

第122章 King of the

“胡先生,我一开始对你是满怀期望的。”爱德华李先生以这样的话做了开场白,完全不管自己对面坐的人受不受得了。

李先生接待胡海希的地方并不是公司的会议室,也不是酒店的会议间,而是在一所乡间别墅的客厅里,双方围坐在餐桌上,妮娜端上了沏好的红茶和咖啡。

李先生以表达对胡海希的失望作为开场白,“我以为这一次在美国见到你能够看到你完全的准备,商务、法律和公关各个部门的职员汇聚一堂,展开一场唇枪舌剑一样的谈判,谁知道居然只能看见你和你的秘书,以及一个老朋友。”他瞥了一眼梅菲斯。

“胡先生,你的水平的提升和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些不相称。”爱德华李先生以此作为总结。

作为对照,爱德华李先生在这间别墅里的手下也仅仅是几个秘书而已,跟着一起来的露易丝此时正在和妮娜一起在厨房切水果——她还很高兴。乔茜坐在李先生的身边,戴着眼镜用苹果电脑做着记录。

爱德华李先生是一个英俊的中老年男人,身材保持得很好,论气质和乔治克鲁尼接近,但是嘴角斜斜的笑容弧度又让他有几分坏男人的味道。因此乔茜坐在他的身边确实只像是他的秘书,妮娜仿佛他的女管家,现场看起来,似乎只有梅菲斯和他颇有夫妻相,但是实际上看起来梅菲斯倒像是他的女儿。

胡海希和蓝兰这种青年人看上去更像是幼稚的儿童一般。

“一年多前我刚刚大学毕业,”胡海希扬眉反驳道,“我当时一无所有,除了梅菲斯投资我的承诺。”他揉了揉眼睛,“我也很想带很多人来美国,这样就不用我自己做事情了,但是这对我来说确实太难了,你需要给我时间。”

“你要追时间,不能让时间等你。”李先生端起了自己面前的咖啡,“我还没上大学就通过白银投资挣了两千万美金。”他说道,“我不是自我炫耀,不过我还是想给你提供一个参考,毕竟梅菲斯觉得你有这个潜质。”

“有些弯路,年轻人要自己走,不然他们记不住。”胡海希说道,他端起了红茶,“我希望我不会就此失去和您合作的资格。”

“哦,这倒不会。”李先生呵呵笑了两声,“实际上我还应该感谢你,这样我比较轻松,我的秘书也比较轻松。”他嘟了嘟嘴,这个动作显得异常好看,蓝兰都有些失神。

“我因此有机会能够在这个别墅招待你,这让我感到放松。”他放下了杯子说道,“越是到了年纪大的时候,我就越是痛恨社交中的繁文缛节,在许多人面前,你不得不保持着一个架子。相比较而言,我现在更愿意轻松一点。我们的交谈也可以随意一些。”

“先前您的失望……”

“哦,现在你可以忘掉它了。”爱德华李先生挥了挥手,“我们说的话说话的那一刻发挥它的作用,就好像现在这一刻一样。刚才我说我很失望,完全是出于我的责任,我个人是很愿意和你在这样的情形下谈生意的。”

“李先生,我很感兴趣您为什么对我的这个项目感兴趣,在整个好莱坞,像您一样抱着如此程度善意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很简单,因为我能。”李先生淡淡地回答道,“所以我就这样做了。”

“您想证明自己的自由意志?”胡海希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当然,我想证明资本家不是资本的狗。”李先生一脸严肃地说道,“所以我就觉得为什么不能做一件有趣的事情呢?在好莱坞有什么比投资中国人拍摄一部电影然后拿到北美来放映更有趣呢?”

“投资朝鲜人?”胡海希试探性地问道。

“哈哈哈!”爱德华李先生大笑起来,“或者伊朗人。又或者反过来,一个中国人投资美国人拍摄电影然后拿回中国去放映!”

“我相信那一天会到来的,也许是以更为复杂的方式运作。”胡海希说道,“我们两个说不定就是这一切的推手。”

“哦,我很喜欢你这种态度。”爱德华露出赞赏的表情来,“正如我所认为的那样,有些人生来就是要改变世界的。”

您的赞誉有点高,不过我喜欢,请继续。胡海希在心里面想着。

这时候爱德华李先生站起身来,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不如我们去书房喝一杯?”

这算是一个私人谈话的邀请,胡海希略感茫然地看了看梅菲斯,“那么她们?”

“女士们呆在一起也许更有话题一些。”爱德华这样说道,“妮娜,”他嘱咐道,“请招待好我的客人。”

妮娜颇为正式地行了一个礼。

于是,在梅菲斯回应了一个无所谓的眼神之后,胡海希跟着爱德华李先生来到了他的书房。

这里确实僻静得多,书桌两侧成排的柜子里面摆放的书本彰显了主人的品味,胡海希一路看过去,除了一部分近些年的投资和金融的著作之外,大部分是人类经典学术名著。希腊和罗马的先贤们的作品安静地寄居在最靠外面的书柜之中,然后是文艺复兴时代、启蒙时代和近现代,胡海希清楚地看到了莎士比亚的全集、艰涩的康德、自恋的尼采、以头触地的黑格尔、以及倒置黑格尔的马克思。

“《资本论》是一本好书,即便它是批判资本主义的,但是它把资本主义的奥秘讲的最清楚。”爱德华先生注意到了胡海希的目光的停留,他解释道。

另外一侧的书柜则有许多中文书,最显眼的就是《太祖选集》和他的其他文稿集,胡海希稍微注意了一下,发现中国著名政治家的文稿爱德华李先生都有搜集,还包括各种蓝皮书和白皮书。

“世界运行的规律就在人类社会运作过程本身中显露出来,出版物不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反映,但是是最便于分析的东西。”李先生又说道,他在书桌后面坐下来,然后指了指自己对面的位置,“请坐。”

胡海希坦然地坐了下来,“我很羡慕你的收藏,”胡海希说道,“我应该学着弄一个书房,装入全部我感兴趣的书籍。”

“哦,你会去读它们吗?”爱德华李先生颇为感兴趣地问道。

“我想我应该随身带一本电子书。”胡海希耸了耸肩膀。

“我有亚马逊的股份,他们正在研制一款新型的使用电子墨水的电子书。”李先生说道,“你喜欢的话我到时候可以送给你一本。”

“谢谢,”胡海希顿了一下,“当然,如果它能够连上网看视频的话,那就更好了。”

“这是google需要考虑的问题,”李先生说道,“我想他们会想办法让你随身带着可以看视频的设备,特别是在他们收购了youtube之后。”

“他们已经收购youtube了?”

“条件都已经谈妥了,十亿三千六百万美金收购全部股份。”爱德华李先生说道,“不过基本上都是以股换股,没有支付现金。”

“哇哦。”胡海希扬了扬眉毛。

“如果不是你的alala的关系,这个收购也许还要拖一年左右的时间,google还不确定能够从网络视频获得利润回报,但是你的激进行为让他们意识到,如果他们不尽快进入这个领域,他们就会被竞争者——譬如你远远地甩在后面了。”

“您真是太夸奖我了,”胡海希颇为不以为然,“我在中国也有足够多的竞争对手,未来是我死还是他们死,这还没有定论呢!”

“我觉得中国市场足够大,能够容忍你们都活下去,而美国则不然。至于活得好不好,就看个人的本事了。”爱德华李先生说道,“不过我看好你,你看看,你刚刚拥有一个视频网站不过两个月就到日本去收购异国的电影和电视剧,还准备和他们合伙拍摄电影试探着进入内容制造的领域,我就是对你这点——长远的目光感到兴趣,所以在这部电影的发行中插一脚。我觉得不能让如此有远见的年轻人倒在试探的路上。”

看着李先生一副饶有兴致的脸,胡海希顿时觉得这也是一个如同九条良实的老狐狸,根本琢磨不透他究竟想要什么,他和九条良实都一样,把生意用个人的志趣掩饰起来,仿佛一切都并不是为了钱。

“我觉得票房不是问题,不如这样说吧,我根本不在乎票房。”当爱德华李真的说出了这样的话的时候,胡海希已然觉得心跳加快了。

但是料不到李先生话锋一转,说起了这部电影的导演,“斯科特林恩导演已经树立了自己的世界声誉,但相比其他完全只剩下名望的大师他还年轻,没有到看不清监视镜头的年纪,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名声局限在科幻电影这个小众的领域。”

李先生继续说道,“他蛰伏了很长的时间,现在又变得雄心勃勃,想要延续自己在电影史上的篇章,我觉得他需要一个契机,出于意料的登场才具备戏剧性,而在好莱坞,他不具备这种机会……”

“这样听起来,我们的项目像是一个实验?”

“善意的实验。”李先生说道,“我当然对斯科特有信心,他并不是那种

铅笔小说 23qb.net

<=06目录+书签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