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都市青春>恶魔契约> 第260章 专访

第260章 专访

到了2007年,手机的门槛就已经很低了,但这不代表李佳就能够对手机制造充满信心,哪怕是胡海希提出来的建议。

“我提前和你说啊,几大运营商那边我可没什么硬的关系。”李佳在听了胡海希的建议之后当即说道,“你要赶3g这个热点现在已经有点晚了,有关系的早就已经圈好地了。难道说,”她略带疑惑地问道,“你从google那里淘来好东西啦?我提前和你说,和google这种公司保持距离啊!”

“确实淘到了一些好东西。”胡海希也不否认地说道,“不过最重要的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风口,站到合适的位置上就能被吹上天。大家对这个还缺乏清醒的认识。”

“真的假的?”李雪华的语气虽然有些怀疑,但是表情却跃跃欲试,“你准备投多少钱?”

“什么投多少钱,靠不靠谱啊!”李佳到底比李雪华想得多一些,“你做过制造业吗?还是电子这一块,国内能做这个的不多吧?”

“不用,零配件都可以外包,我们可以只管组装嘛!美利坚、南高丽、11区的供应商打通关系也不难,”胡海希回答道,“甚至组装也可以外包出去,我们可以只设计。”

“真的假的,那你还赚什么钱?”李佳不敢相信地问道,“国产定价太高卖不出去的,不要最后亏本亏死了。”

“不用担心,保证不亏本,”胡海希扬了扬眉毛,“就算是亏本也可以从其他地方赚回来。”

“呵呵。”李佳笑了两声,听语气颇有几分不以为然,但是眉眼之间似乎又有些心动。

“额,佳姐,你不投资吗?”李雪华小心翼翼地问道。

“怎么不投资?”李佳撇嘴说道,“用国秀的名义去投资好了,反正不是我的钱。”她又看了看胡海希,“那我等着你这个手机公司到时候也能够上市啊!”

“七八年之后在国内上市,你想得很完美嘛!”胡海希忍不住感叹道,虽然他知道李佳对他的这个计划产生的完全是误解。

“我投资是因为你之前干得不错,你可千万不要搞砸了,太难看。”李佳说道,“我倒不是在意这点钱,不过因为通信升级3g,布局通信事业的人太多了,翻船了被别人嘲笑太丢脸了。”

“明白。”胡海希点了点头,“不如你多拉点人都投点钱啦!”

“怎么?”李佳有几分不悦,“你觉得我一个人压不住手机行当里面一个小小的公司?你以为你是诺基亚吗?”

“这个……”你让我如何回答呢?胡海希想了想说道,“因为这个未来的手机营销上投入比较大,所以一开始声势就会比较大,我怕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误会……”

“不用怕!”李佳一挥手说道,“我不相信我没有这个面子。”

“好吧。”胡海希耸了耸肩膀,决定不在这个话题上继续和李佳他们纠缠,转而问道,“对了,领导想见我,是想和我谈谈哪方面实际的事情吗?我可不可以谈谈电影产业上的问题?”

……^

事实证明,领导同志不是想见就能见的,特殊情况才会发生某人一回国之后马上接受召见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会见都需要先做安排。

譬如胡海希,就被安排再见领导之前先接受央视媒体的采访,这证明领导非常重视胡海希,在见面之前先吹风暖暖场。

这方面胡海希倒算是轻车熟路了,央视主持人还是老朋友沈静,她和胡海希见面的时候还主动寒暄了一番,然后特意提到了沈莹莹,“胡总,莹莹姐去魔都的电视台了,要不然的话,她也一定过来。”沈静堆着笑容说道,“你的经历实在是太传奇了,真是让人乍舌,难以想象。”

“是吗?”胡海希听闻沈莹莹的去向还惊讶了一下,然后就着沈静后面的话题说道,“也不能这么说,你们看我风光无限,实际上我坐在这个位置上是冷暖自知啊!”

“那等会儿要麻烦您详细给我们讲一讲怎么个冷暖自知法。”沈静马上就接到。

这一次李雪华作为合作伙伴跟过来了,所以她被一帮圈内人给围住了,大家都在向她打听胡海希这个米高梅的董事会主席是不是真实有权的,是否能够帮忙牵线搭桥,或者是直接就通过米高梅在美利坚、全世界发行神州的电影。

实际上早在胡海希的两部片子进行全球发行的时候,神州电影圈就已经把胡海希画上着重号关注符号了,但是胡先生的产业分了两大片,国内的白起帆操作的影视行当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胡海希在大陆之外似乎不怎么带着国内的“朋友”玩。

弄出来两部在全球历史票房榜上前100的电影之后,胡海希又跑到英格兰去看足球买球队去了,他本人又很少参加国内的各种行业聚会,端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国内能够和他搭上话的顶级大佬又不太多,许多大佬是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

这一次,他到央视来做节目,总算是被有心人给堵上了,不过在堵上正主之前,大家想先要从李雪华这里挖掘一些情报。

李雪华这个时候就忍不住后悔自己怎么猪油蒙了心,怎么这个时候和胡海希一起来央视这边,虽然自己很在意手机这个项目,但是对自己来说,随时都有时间和胡海希谈这个话题的,了不起发邮件,但是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居然急迫地居然第一时间跟到央视来了,这就算是自投罗网了!想要找胡海希的先把她围了起来。

所以她就被堵住了,并且堵住她的人身份个个不简单,平时大家也算是有些交情,还真不好意思一言不发扭头就走。

于是李雪华不得不把胡海希之前和她说的那些又重复一遍说给这些本土地头蛇听。

那边胡海希的专访也开始了,大佬们也凑到了演播厅附近倾听。

“电影产业大有可为,神州市场增长快,北美市场体量大,所以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进入好莱坞市场,我当然不能放过。”

“我觉得不存在偏废哪个市场的问题。我们和嘉禾合作在全国广泛地投资影院和院线,努力争取从上游到下游的产业布局,所以你绝对不能说我丢开神州市场不要了,跑到好莱坞去了。不是的!这个其实要这样看,国内是我的根基,有了国内的根基我才有信心投资好莱坞,因为这样我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我在国内就有可以和好莱坞对接的产业体系,这是一个有利的互补。”

“我之前的《生化危机》和现在的《命运长夜》(国内译名)虽然都是合作拍摄的片子,但是他们也有很大的神州成分。八月份马上要上映《悟空传》,这部片子也是一样,虽然导演是11区的动画导演,但是原著是神州的。”

“是吗?《命运长夜》已经4亿票房了吗?我刚回来,还不太清楚。不过我觉得4亿票房不算什么,伴随着电影市场每年30%的增长,以后衡量高票房的标准也会提高,说不定要跨过十亿二十亿才算是现象级的作品。4亿5亿只不过是现在看起来很高,以后都是不值得一提的成绩。”

“我们差的方面我们要承认,这样我们才能正面问题,提高自己的水平。就好像刚才提到的《生化危机》和《命运长夜》,我们国内的导演真的是拍不出来这样的作品,倒不是一定是说他们想不到、不能模仿,而是说我们的过去到现在给了我们很大的限制,技术、剧本、乃至美工、服装、场景什么都跟不上,当然,最重要的是意识跟不上,不清楚商业片应该如何拍。这个时候就需要合作,从外面把一些我们需要的东西引入进来,又或者我们走出去和别人学习。”

“所以张导演、冯导演还有陈导演,他们愿意拍大片,这对我们的电影产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一下子就多了很多新东西,在商业片的拍摄上也有了很多经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多设想的新东西怎么用、怎么表现、故事怎么和本土化的风格相结合?有怎么样的效果?这些都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当然,你可以说我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和其他大导演不一样,因为我们身份不一样,我是投资人不是导演。”

“对于我来说,合作不是什么坏事情,也不用一开始就全部都要我们自己来。学习有个过程,比如说第一部电影我们神州人少,主要用老外,然后逐渐关键位置上能够用我们自己的人了,也不是说肯定神州和国外的比例是多少多少,这个不是计算着来的,主要是看最终效果好不好,我们自己学到东西没有。我觉得我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副导演一定要安排一个我们的人。”

“所以《生化危机》和《命运长夜》获得成功之后,我们就大致有一些概念了,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国内的观众和外国的观众能够接受什么题材,我们心中有数了,换句话说跟上了时代。当然,这两部电影的原著都是11区的作品,算是验证了11区多年向外输出文化的成果,这点上我们要承认,我们自己是很落后的,但是努力的话也能赶得上。从源头上讲,我们国内有没有类似的小说、漫画?我个人觉得是有的,只不过这一块还没有人重视起来,我算是摸到了一些,看到了一点,《悟空传》就是一个这样的尝试——本土题材。大家现在看

铅笔小说 23qb.net

<=01目录+书签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