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女将> 第三章皇子失踪

第三章皇子失踪

便看到了袁绍的尸体以及皇圣的棺椁,顷刻间所有人都跑进去,袁绍张嘴大叫:“蹇硕暗害皇帝,秘不发丧,现又杀害了其将军,企图造反。”听到袁绍的大叫,许多御林军也是冲了进来,但是,他们来晚了,里面除了两人的遗体之外,早已是人去楼空,只有残留的鲜血证明了此处发生了命案,而身死之人是朝廷大将军。就在所有人都疑惑不解,正在书房中疑惑之时,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又发生了,大牢失火,十几名黑衣人冲进了牢房,杀害了守卫的士兵,冲入牢房之内,同时释放了大量的囚犯,狱卒寡不敌众,又在敌人的精心策划之下。一时之间杀喊声接连不断,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这场大火一直烧了整整两个小时,才最终熄灭。大牢失火的消息传出,所有的朝廷官员纷纷拍手称赞,大呼过瘾,因为他们实在是恨死这个地方了,因为这个地方,给他们留下了无数的伤心,无数的恐惧。于是有人写了这样一首诗:嘻嘻哉,拍手高歌!探牢之难,难于上青天。牢狱之灾祸,君王之手段!灰蒙高墙地牢中,只留隙缝透气窗。宁可得罪权贵人,切勿惹恨小黄门。权贵报复在一时,黄门怨恨生世不安宁!上有皇权在握乱朝政,下有奸诈小人连构陷。朝中忠臣因谏受其害,各种酷刑手段强加身。人心何惶惶,纷纷奔走避祸难。忠贤之人不敢奏,唯有垂泪长叹息。问先帝何时西游?愿追随永侍左右。何时陛下明其意,身受万死又何妨?空悲切!探牢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闻之断愁肠!残刑酷吏发人难,万金或可避牢灾。探亲更是难上难,为见一面愁白发。其难也如此,嗟而探狱之人何其难哉!地牢腐蚀而又隐蔽,一人把手,万人莫开。若遇好心卒,刑苦或可免。朝中官员,人人自危,担惊受怕,朝不保夕。好一把大火,焚毁高囚牢。探牢之难,难于上青天,引吭高歌笑中天。自然有人欢喜有人愁,尤其是刚刚从书房之中逃出的十常侍等人在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心情是十分的气氛,尤其是张让,气的摔碎了手中的茶杯,在这时,十常侍又聚集在一起了。因为这座地牢是张让辛辛苦苦经营了十多年,是他们的大本营。那里关押着一切与他们作对的人,以及一些朝中重臣,还有他们这十几年来,威逼利诱,作威作福利用各种手段强抢豪夺的各种财宝,是他们最后的退路。在一阵吵闹之后,终于安静了下来,张让开口说道:“我们杀死何进的事件已经暴漏,而且不久之后,各路大军都会纷纷进入朝中,那是便是我们的死期。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是啊,我赞同,因为再不行动,我们就会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一人附和道。张让说道:“如此,我们分三路人马,依计行事。一队人马前去挟持皇帝,作为保命的手段,一路人马去地牢取出我们的财宝,另一路则率领大军发动政变,若是大事可成,我们会在皇宫再次相见的,若是兵败,我们在密道的出口,洛阳城外的一处密林之中混合。”于是三路人马纷纷开始行动,然而此时在御房中更是乱成了一团,因为皇帝已经归去,必须进行安葬,而且朝中更是人心惶惶,皇帝不坐金銮殿,无了主心骨,朝中更是分为了两派,以袁家为主的大臣及门人弟子。何大将军遗留的肱骨之臣,如皇甫嵩之类都敢回到了朝中。还有就是所谓的刘氏子孙及保皇派的人,比如国舅等人。坚持的是皇圣的主张,分为了两派,一派支持大皇子刘辩,因为他们接触的最多的便是大皇子,虽然有些胆怯,有些羸弱,但是毕竟是皇子,是正统。而另一派则是汉灵帝拉拢的为了二皇子刘协的。其实皇帝在暗中也是做了不少的准备,比如拉拢董承,娶她的女儿作为皇妃,都是不错的选择。后来他也没少为曹操添堵,不得不说还是有些能力的。两派人马在朝堂之上吵得是不可开交,最后他们决定暂时放下了这个问题,先把皇帝进行厚葬,在这一点上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就在他们为皇位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突然消息传出皇宫后院失火,皇太后及皇后被杀,两名皇子不知去向,宫女及公公都在四处逃窜。消息传出,满朝震惊,袁绍等人更是激愤不已立刻派御林军前往毓秀宫,但是还没走出大殿,一阵箭雨就射了过来,一支箭矢射中了袁绍的臂膀,袁绍气的大骂:“我们是朝廷命官,你们想造反不成!”外面的箭矢依旧射个不断,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朝廷大臣纷纷躲避很多人在流矢中受伤,这时蹇硕下令道:“朝中贼子意图谋反,劫持了皇子,随我冲杀”。许多大臣四处躲避,朝庭上乱成了一锅粥。然而在这时,荀攸领着其余的三旗御林军冲了进来,此时御林军开始交战,大臣们纷纷趁乱逃脱,两边的御林军均是手持盾牌,长剑,排开阵势,准备开战。一场大战似乎不可避免,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另外的两旗突然加入了战局,战斗的平衡状态顷刻间崩溃,面对此种情况,健硕知道自己失败了,于是打算拼个鱼死网破,下令进攻。但是下一刻,他身旁的另一名将领拔出了宝剑,对着蹇硕就是一剑,刺透了蹇硕的胸部,蹇硕回过头来望着他,不明所以,这时一张人皮面具从赵将军的脸上撕了下来。曹操一看,竟是曹仁。原来,在当当初荀攸与曹仁见面之后,曹仁便失去了踪迹,这是荀攸暗中授意,让曹仁等待时机,然后乘除奸贼,果然立下了大功。其实只是因为时间太紧张,也太短,蹇硕根本来不及,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八旗至拉拢了两旗,一直与自己交好的将领不知何时换了别人他都没有发现,这也是注定他会失败的。至于说地牢的失火更是与曹仁脱不了干系,因为他就曾经亲自到过地牢,并且到达过密室,只不过守在了门外,并没有进去过,也不知里面的状况,因为他还没资格知道最机密的问题。而后他们又冲入了毓秀宫,可惜他们来晚了,除了死去的宫女以及公公之外,一切都变成了废墟,两名皇子的尸体也是没有找到,回到大殿之后,对所有的太监及宫女进行了询问。终于得出了一些蛛丝马迹。最后他们得出了结论,皇子已经被挟持出宫,不知去往何处。袁绍包扎之后又出来进行主持工作,对于曹操等人的功劳直接忽视,商量着援救计划,进行全程的搜查,封锁了所有的出路,对洛阳城进行了搜索。结果可想而知,无功而返,但是一些士兵在搜索途中,借着上风的命令,随意的闯入民宅,进行搜索,搜刮民脂民膏,强抢民女,不过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很多黎民百姓看到士兵的阵仗,就会自动关闭市坊,避祸灾难。就在他们在紧急搜索的时候,几路大军也是纷纷朝着朝廷进军,董卓的大军距离朝廷已不到半日的行程,丁原的大军也是距离不远,而熟知历史的赵雪梅当然不会错过这场好戏,也是领兵出征了,不过已经组建了骑兵,吊在了丁原大军的后面。

;

铅笔小说 23qb.net

<=12目录+书签09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