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破百亿

第三卷

沈导演不是装逼,是前段时间看了两期《奇葩说》,刚好注意到了高晓松,然后就想到了他的经典台词:愿你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他这段话是写给女儿的,沈长林转赠给肉巴,没什么毛病,都是长辈送给晚辈!

高晓松,沈长林见过这类人,命好,出生时自带粮仓,就要求其他没粮的跟他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大谈什么理想谈精神追求,净他妈扯淡!

就跟《新游记》一个吊样,一群人参加一档节目,体验正常人的生活,他们知道什么叫正常人的生活吗?

镶着金牙表演无产阶级,用金锄头和金镰刀表演劳动最光荣!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是生活。

一档综艺就能演绎生活了?

一帮明星只是体验一下,然后挣了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算了,《新游记》已经不错了,至少能看见穷人,银幕上已经很久没有出现穷人了——老爷们心善,根本不愿意让我们看见穷人……

其实,文艺作品都一样,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或许颇有风味,在寒风凛冽之时,一文不值!

至于高的水平嘛……

去了阿里文娱,五年时间没有搞出啥名堂,帮吴签做了一张专辑,顺便搞垮了原本稳定的流量入口天天动听……

牛逼,阿里文娱诶,几百个亿砸进去,至少也能听个响,愣是玩砸了!

后来,自己也砸了!

学学韩憨吧,早些年,大谈读书无用论,年长一点,标签是公民韩憨,公知,鼓吹美国体制,然后呢,拍电影了,把之前的那些博客全都删了!

最后的博客其实就是对自己年轻时代否定。

告诉大家自己退学其实很失败,写的博文很鸡贼,很无聊,全方面否定了自己……

当然啦,认识到了不足,不代表自己真的就能进步,看了《四海》,得出结论: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人确实除了抖点机灵,真没别的货。

说句不好听的话,写作方面,小四的文笔比韩憨高明多了!

——我读书时候写作文就大段抄过他里的文字,基本都是高分……

扯回来,肉巴收到消息,有点懵,跟古力娜扎讨论了很久,她俩都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干脆上网百度了一下。

有一条回答很好:看淡一切,却又对一切满怀敬意,对一切保有最初的好奇,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所以,他是拒绝我了吗?”

古力娜扎也不敢肯定:“……不知道,要不,我帮你问问?”

肉巴有点失落:“……你帮我问吧……”

“用你的手机还是我的手机?”

“……我的吧……诶,我偶像又发短信了!”

古力娜扎赶紧伸头去看,沈长林发来的‘你是不是发错了?’

肉巴急了:“怎么办?”

“当然是真的了……你回他‘你是我偶像,你不能不管我吧,我想进步的……’”

“啊?睡男人也叫进步?”

“当然啦,你以为很简单嘛?你知道跟男人接吻是先伸嘴还是先伸舌头吗?”

“……为什么要伸舌头?”

“你个小处女,你懂个屁,就按我说的回!”

“哦……”

被压制的肉巴只好按她说的办事……

沈长林收到了,我也想进步的消息……

麻了,彻底麻了!

不是,你们这帮90后都这么直接嘛?

不来点铺垫,比方说‘我想跟你一起起床’啥的……

想进步,你咋不去学外语?

想了想,他回了一句‘作为偶像,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草粉!’

“这又是什么意思?”

“……我也不知道啊……”

古力娜扎也慌神了,她也不知道沈长林是什么意思,怎么上一句还是充满哲学的一句话,下一句就这么直白?

这是拒绝吗?

其实,只要肉巴回一句‘没事,那你就不是我的偶像!’或者‘粉丝睡偶像,这是我的梦想!’

就OK了!

但他也没想到自己这种心思,小女孩们不懂……

沈长林这种心理很正常,欲绝还迎嘛!

只能说段位都很低,一个骚不明白,另一个,渣都渣不明白。

隔着手机,演给谁看?

……

一晚上没怎么睡好,早上醒来,跟宁浩碰了个面——他来这边拍《误杀》……

不是在曼谷取景,而是清迈那块。

但也是泰国嘛。

《误杀》的男主角找了黄渤,反派女主角找了史柯,没办法,其它女演员没有她身上那股气势,蒋雯丽倒也行,但她太贵了!

跟泰国旅游局、电影局的工作人员交接完成,沈长林去买东西去了……

说了要带礼物的!

回来的时候,《澎湃新闻》采访组已经来了……

《破冰行动》首日票房8200万,今天只会更高,估摸着最迟四天,票房破三亿……

票房破三亿不是关键,代表长林影视今年的总票房数据达到了100亿!

100亿诶!

史无前例的成绩!

总票房数据是350亿,其中进口片、批片的数据是174亿,国产电影的票房是176亿,也就是说长林影视贡献过半!

这个成绩太恐怖了。

《澎湃新闻》拿到了阿里的投资之后,更加拼命的追逐热点,沈长林当然算热点……

抢在其他媒体之前赶赴曼谷,堵着他要了一篇专访。

“《夏洛特烦恼》、《夺宝联盟》、《不能说的故事》、《巨齿鲨》、《心花路放》……包括现在上映的《破冰行动》……你们的目标都是过十亿吗?”

“还真不是……”

沈长林摇头:“其实,我们自己也觉得挺惊讶的……我们的目标一直是做好的商业电影……票房能回本就行,没有说过必须要多少票房,项目才能立项……”

“很多人觉得长林影视垄断了国内的电影人才,您觉得这句话对嘛?”

“……我垄断?开什么玩笑,我们公司跟所有导演都只是合作关系,连合约都没签,哪谈得上垄断?”

“有传统公司觉得你们利用票补吸引观众,迫使院线倾斜性排片,属于不正当竞争……”

沈长林摆手:“首先,砸钱的不是我们,是平台,互联网进驻一个行业,会采用一个很传统的打法,就是养蛊战术,也叫价格战,通过砸钱吸引流量,那砸不起钱的要么被收购,要么破产……”

“其次,我们国家并没有多少人喜欢在电影院看电影,很多人就是图便宜才看的,但也许通过几次促销,他就养成了看电影的习惯了呢?从这个逻辑上讲,我觉得票补对电影行业还是有利的……”

“最后,我说一句电影最重要的是电影本身,一部电影的口碑不在于众声喧哗的‘意见领袖’,而是取决于沉默的大多数,一部烂片,别说要我花九块九了,就是给我九块九,我都懒得浪费时间!与其抱怨票补什么的,不如琢磨一下怎么做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