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想不通

第五卷

《唐探》网剧,第一季本来打算就拍八集,《曼陀罗之舞》还有《玫瑰的名字》……

后来琢磨一下,又加了《阿香的秘密》四集内容,算是凑够12集了……

明年11月腾讯视频独家放映……

算是给《唐探3》做预告!

至于成本啥的,用不着操心——这玩意属于稳赚不赔的项目!

有沈长林监制这块金字招牌,再加上唐探的IP,不存在亏钱的可能。

对了,资本退潮现象愈演愈烈了……

这个很正常,电影本身是极端不确定性的艺术,资本却需要稳定性、确定性、增长性,以及商品属性。

崔说了大小合同后,立刻撕开了口子,各路导演、编剧、制片人都纷纷出来趁热吐槽,或明枪,或暗炮,新账旧账一起清算,各种“潜规则”又翻出了个十之三四!

足矣令人叹为观止。

比如,如何偷税漏税,如何“洗钱”,如何票房收视率造假,演员如何“自荐”入剧组,副导又如何收回扣……

真的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事情。

吃瓜的不吃瓜的,都很愤怒!

这种情况下,资本果断加快撤离,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视公司没钱了。

上市公司怎么会没钱?

增发不了,质押也没空间了,发债发不满,发不出去……

你想融资,可以,出售资产呗!

目前为止,A股文化传媒板块仅有奥飞娱乐和中文在线完成了增发,累计融资额仅17.23亿元;影视板块IPO则仍保持着零的纪录……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这一切跟沈长林无关……

不说公司本身的流通资金啥的,他如果真的想融资,大把资本愿意砸钱给他!

……

6月初,诗诗过来探班……

好吧,其实也不是探班,是彩蛋拍摄!

诗诗最开始听说彩蛋,以为阿香还能出现在《唐人街探班》系列裏面,请了三天假……

然后发现真的就是彩蛋!

算是沈长林送给观众的小惊喜……

不止她露脸,沈长林作为导演也会一起露脸。

就那段机场偶遇,然后暴揍唐仁的戏……

本来以为诗诗会抱怨一两句,沈长林已经做好了贡献几十亿的准备!

结果,她……很平静的拍完戏,回到酒店后,居然拿着《知否》的剧本在研究……

沈长林看过《知否》,这个剧最大的问题就是编剧不行!

任何剧,古偶也好现代剧也好,万人迷女主不是没有,也有那种让男主男二爱得如痴如狂的,观众能理解,因为女主确实可爱,值得被爱,但是《知否》不行,就是完全get不到明兰哪里值得男人们为她前仆后继!

尤其是齐衡,你是为啥突然就情根深种了?为爱都能寻死觅活了?

你仔细分析,知否的盛明兰,就是一精致的利己主义,搞一大帮备胎相亲,挨个寻摸,等到最好的时机能成就成,不能成就找下家……

话又说回来……这个剧至少是及格的!

你能挑出一大堆毛病,但你不能说这个剧不下饭。

《知否》之后,张开宙信心倍涨,拍了一部《清平乐》……

完全没有故事,白开水一样!

扯回来,沈长林本来做好了准备,但……诗诗一动不动……

他感觉不正常,于是悄默默靠近,伸手摸了把她的额头,小声问:“怎么了?”

诗诗头也没回:“……看剧本啊?”

“……你难得出来一趟,别看那剧本了,看看我呗……”

“……看你,我能演得好?”

诗诗翻了翻白眼,然后道:“我跟你说我们剧组演员都可厉害了!”

“……当然,虽然不是一堆一级二级演员,但都是真正的实力派……”

曹翠芬、刘琳、高露、刘钧那都是正午阳光的常客,不是说演技有多出彩,但随便碾压诗诗还是问题不大的!

而且这个剧现场收音,没有后期配音这回事。

诗诗虽然是绝对主演,但……咱们实话实说,她的演技真的很平庸……

她自己也挺了解自己的,所以,拼命恶补……

“……大小合同事件没影响到你?”

“没有啊……”诗诗抬头看了看沈长林:“我一般不接外戏的!”

沈长林想了想,也对……

大小合同,又叫“阴阳合同”。

其主要特征是对同一应税行为签订金额不同的两份合同。其中真的合同金额较高,假的合同金额较低,而用假合同作为实际上征税的依据,以此实现逃税目的。

这他妈违法啊……

说实话,这种手法太无耻了!

明星收入已经有了很多方式规避重税,举个例子:6000万片酬,1000万是作为演员的演艺收入部分,5000万是作为工作室的收入部分。

5000万怎么算的?

当然算投资收益,联合投资方!

按照个税累进税制的特点,明星个人所得税税负是最高的,明显不划算。

倘若该笔6000万元全部直接计为艺人的个人所得,则应缴纳的税款为6000×40%=2400万元,明星实际到手仅3600万元。

但如果5000万算公司收益,只需要缴纳增值税还有企业所得税,以及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

如果公司注册在霍尔果斯,那根据减免政策,至少能再省一半……

重要的是,这玩意挑不出毛病的。

天下娱乐给自己艺人开片酬,最多1000万,剩下的算联合投资方,收益到账了,然后按照联合投资方的方式补上那部分‘投资收益’……

从来不会给‘明星’签什么‘大小合同’……

这玩意查出来,对制片方也是一种名誉打击啊!

做传媒本身就是靠着名誉吃饭的。

诗诗听到沈长林这么问,果断放下剧本:“长林,你说范八亿她……为什么要这么干?”

“赚钱呗……”

沈长林随口举了个例子:“李家诚那么有钱,旗下的两家公司被澳洲政府追缴7.76亿澳元的税款!”

这个例子不算娱乐圈,诗诗明显还有疑惑:“但她不知道这么干是违法的吗?刘晓庆老师当年逃税被判了一年多诶!”

沈长林挠头,然后道:“可能是觉得大家都这么干的……”

“我没有啊!”

“我是说大部分明星都这么干……”顿了顿,沈长林道:“说到底,还是因为她自负+贪婪,觉得自己是明星,享受特权,不会被发现……而且崔最开始也没想针对范,是她自己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