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国士无双杨宗保> 第21章 谁为皇后?

第21章 谁为皇后?

当初三司的支度判官马元方就是因为看到了其中的风险,才在提出之后,不敢坚持。因为一旦银两支出过大,整个三司都会崩溃。一个国家的财政如果崩溃了,那么除去横征暴敛,已经没有其他让统治者苟延残喘的方法了。

这种预买政策,说白了,就是朝廷投资给钱让织户们劳作。这样的体制,让杨宗保想到了后世的国债。

所谓发行国债说白了就是国家太穷了,周转不开,找老百姓要钱!这是一个国家汇聚民之财富的一种措施。相当于国家向百姓捞钱。

北宋王朝居然准备反其道而行之,难道现在的北宋真的富到国家可以给老百姓钱的地步?

梁固见到杨宗保一脸疑惑的皱眉沉思,以为他是不懂自己说的意思,不由微微失望。这也难怪,这个想法曾经找过前任三司使陈尧叟大人,找过老成持重的王旦王相公,也找过锐意中兴的寇相公。结果他们三人不是没有听懂,就是认为没有必要。如今三司和政事堂都已经对这个措施搁置了。梁固怎么也不会去找统领军机的枢密院,只能来求与寇,王两位相公相交多年的佘太君,希望她能从中斡旋,推行这个政策。

不过梁固所不了解的是,自从六年前杨婕妤入宫,并且后来还早夭了一位皇子之后,杨家就一直在努力的淡化自己各方面的影响。这恐怕也是官家刻意营造出来的制衡杨家的手段。

就好像历代的驸马只能在鸿胪寺之中担任一个没品级的少卿一样。杨婕妤进宫,就意味着杨家成为了一个外戚世家,而且还不是皇后的外戚,只是一个小小婕妤的外戚。这一来,杨家这样的一个外戚家族,势必不能掌握太多的权势。

因此老太君才谨慎的一直没有动用一些老关系去影响军方。如今,更不可能突然间干预三司的政策。杨家插手军务,已经让官家忌讳,更何况突然间插手国家的财政。

一个外戚世家如果开始管兵,接着又开始管钱,那么它的前途也就只有造反成功或阖族覆灭两种结果了。

梁固只是认为十岁的杨宗保大概不理解预买的操作流程,却没有想到杨宗保考虑了如此多的方面。

杨宗保此时所想的就是如何既帮助梁固推行预买法案,让农民绢户开春之后,不至于流离失所,又不让官家看到这件事背后,有着天波府的影子。

正在杨宗保准备和梁固说出自己想法,并讨论细节的时候,望月斋的外面突然聒噪了起来。

杨宗保皱了皱眉,起身向外面喊道:“排风,出了什么事情?”

杨排风慌慌张张的进来,满脸露出喜意的说:“宗保,宫中传出消息,我们八姑娘要当皇后了!”

什么?杨婕妤封后?

杨宗保和梁固互望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诧异和一丝惊惧。

杨宗保和梁固可不是没有政治头脑的杨排风,他们都看出了事件的非同寻常。

朝中刘修仪的受宠情况文武百官无不知晓,而真宗凝聚的二十五年的深情,以及立她为后的决心,更是天下皆知。

可以想见,任何人如果拦在了刘娥封后的道路上,就等同于站在了官家的对立面上。

是哪个白痴把杨家推到了与官家博弈的棋局上?这不是赢也是死,输也是死吗?

杨宗保对杨排风说道:“你快去把事情的详细情况弄清楚,然后来告诉我。”

杨排风离开之后,杨宗保感激的看了一眼梁固。毕竟对方没有在这个时候立即离开,也算是有些胆略和情意了。

杨宗保向已经因为吃惊而站起来的梁固做了个请安坐的手势,然后问道:“梁大人所议的预买一事,在下深表赞同。而且胸中已有腹案。”说到这里,杨宗保故意停住,话锋一转问道:“不知梁大人对今天突然传出的封后事宜怎么看?”

这倒不是杨宗保依此为要挟,只是推行预买需要杨家为助力。可如果杨家在此时和官家因为立后一事而闹下大风波的话,也就自身难保,更不可能在预买一件事上,发挥助力了。

梁固显然明白了杨宗保的意思,不由大为赞叹。杨宗保不仅完全明白他预买方案的流程,而且还连杨家所起的作用都考虑进去了,真是少年奇才。

梁固感叹一番之后,说道:“此时这种局面,杨婕妤除了固辞,恐怕没有别的方法了。”

‘固辞’也是开放的北宋一朝才有的奇特制度。北宋不像其他王朝,君王一诺天下从。面对官家的赏赐,官爵,宫中娘娘,以及朝堂里的臣工们有权‘固执的请辞’。

固辞,就是拒绝封赏,也就是说连官家的赏赐任命,也可以无视之。这些北宋文士们当官当到对着圣上的旨意说‘老子不甩你’的境界,也就只能让后人感叹北宋体制的开放与民主了。

杨宗保叹了一口气,说道:“也不知是谁的主意,如今固辞也不是最好的方法。一旦这次固辞,下次官家再提封刘修仪为后,而刘修仪又没有固辞的话,那些谏臣们就又会拿两者比较。说些:功勋世家的出身就是识得谦让大体,川地民间出生的野女人就是不识进退。到那时,官家恐怕更恨杨婕妤了。”

想到这里,杨宗保不由感叹,这个把杨家置于推辞必将获罪,接受也会获罪的境地的点子到底是谁想的呢?难道会是‘总军师’?将杨家置于官家与刘修仪的对立面?

想到这里,杨宗保不由惊出一身冷汗。

正在杨宗保惊出一身冷汗的时候,杨排风跑了进来,急着说道:“宗保,我全弄清楚了。”

杨宗保连忙把心里的猜测压下:还是不要自己疑神疑鬼了,说不定只是个民间谣传吧。

自我安慰一番,杨宗保就问道:“具体的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

杨排风说道:“昨日官家突然往门下中书递了一道圣旨,说是会在明天的皇子满月宴席上,宣布册封刘娘娘为后。”

也对,小皇子作为官家唯一的子嗣,一直因为封后只差一个借口的官家一定会利用这次机会将她扶上后位。只是刘娥根基不稳,又没有强力的娘家氏族,政事堂把持在寇准和王旦这样保守派忠直之臣的手上,此时封后,恐怕为时过早吧!

想到这里,杨宗保问道:“那这个旨意怎么会传成杨婕妤封后呢?”

杨排风说道:“官家的旨意刚一进政事堂,几位相爷就联络一些谏官上书,表示拒不参加小皇子的满月喜宴。”

不是吧,这么吊?

杨排风像是背书一样的接着说:“官家一看朝臣们这么大的火气,就反问朝臣对于立后之事有什么看法。结果王旦相公说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建议。”

杨宗保知道,两年前,官家的郭皇后病逝,官家欲立刘娥为后,只是当时的朝臣清一色的支持新入宫不久的前宰相沈伦的孙女沈美人。当时这就是王旦提出来的啊,难到这老头转变立场?他不是出了名的顽固吗?

杨排风接着说道:“王相公说,刘修仪德行不够,难以服众,官家如若立后,只应从书香世家的沈修援和功勋世家出身的杨婕妤之间选择。”

王旦这个老实人,啥时候这么精明了?他以往只会强行要求官家娶一个女人为皇后,这样难免显得私心太胜。如今却是举了一个文臣世家,一个武将世家的女人出来,美其名曰让官家‘选择’。

“这件事情,如今已经传的街知巷闻了,官家以前就不肯选沈修援,所以百姓们都知道这次官家所选的必然是杨婕妤了。何况小皇子一直都是杨婕妤照顾着。”杨排风一口气将所有的传闻说完。

看杨排风像是背书一样的诉说着这件事,杨宗保知道这个版本恐怕已经在汴京城内传得街知巷闻了。宫里昨天传下的圣旨,大臣们一番政治角力,今天才将两个人备选皇后的名单送上去,消息居然就街知巷闻了?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铅笔小说 23qb.net

<=20目录+书签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