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国士无双杨宗保> 第25章 权柄!

第25章 权柄!

梁固喜的当然是这举动说明了杨宗保确实心忧预买以解民困的方案,忧的则是如今这个时机,杨宗保探府,落在有心人的眼里,恐怕又是一桩祸事。

杨宗保察言观色,体会到梁固的担忧,无所谓的笑道:“梁大人既然心怀万民生计,为百姓福祉,被奸佞之人抹黑两句,又有何妨?”

梁固听懂杨宗保的意思,洒然笑道:“在下惭愧,居然还没有杨公子看得通透。”

杨宗保说道:“在下今日前来,是想与梁大人商议一下。明日晚宴,必须向官家提出预买议案。首先提出的会是河北转运使李士衡,随后当然需要三司里有身份的人出来支持,并言明三司的详细调度支出。”杨宗保此时还没有把握是否一定会说动那个人物出山,因此只提到了李士衡。

梁固听到河北转运使李士衡支持自己的议案,顿时一喜。凡是任职转运使,巡察使的官员,都是代替官家纠察各州县官员的,权柄甚重,也只有官家倚重信任的臣子才能够担当。因此,预买议案,由深知河北灾情又得官家信任的李士衡提出,自然要有分量得多。

杨宗保接着说道:“既然十年前,是马元方提出这个议案,那么如今为了配合李大人,三司这边如今还是让他出面吧。毕竟当初他畏畏缩缩只是因为不敢担太大干系,如今有李大人扛着,他知道罪责落不到自己头上,也就不会推辞了。”

梁固说道:“可他这人极为谨慎,遇事都要犹疑斟酌良久。今日去劝他明日就支持预买议案,恐怕还有些难度。”

杨宗保自信的问道:“梁大人,如今三司没有三司使,是何人当权?”

梁固虽然不明白杨宗保的意思,还是说道:“三司指的是盐铁,度支,户部。如今三司使不在其位,自然是盐铁副使、度支副使和户部副使统领三司。”

杨宗保问道:“那马元方如今身居何位?”

梁固答道:“官拜度支副使,难道?”梁固为自己的想法惊异不已。

杨宗保说道:“不错,马元方如今就是处在离三司使一步之遥的位置上。只要明日,他只是跟在李士衡身后附和一下。如果失败,自然是李士衡这转运使错估地方形势而领罪。如果预买纾解民困成功,官家就会认为是三司使钱粮调配有方,提出此议的马元方当然可以官升一步。跟着附和一句,就可以稳赚不赔的统御三司。这对于困守副使一位十余年的马元方来说,就算性格再优柔寡断,恐怕也会尝试搏一搏吧。”

梁固心里顿时明白,怪不得杨公子有把握劝服马元方,原来是可以把他推上三司使之位。随着李士衡附和几句,就可以获得天下间仅次于宰相和枢密院正使的权柄,恐怕不管马元方是一个多么胆小谨慎的人,也会怦然心动。

与梁固一同出府之后,梁固前去拜访马元方,杨宗保则去寻访一位隐士。

正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能够在无限繁华的汴京城闹市守着一个小宅院隐居的,起码已经到了中隐的境界。如果这个隐士,还在朝堂上,挂了那么一点点虚衔,这境界似乎又拔高少许。

杨宗保走到一个普通宅院前,看着宅院的旧匾额上朴素的写着‘王宅’的字样,‘王’字疏无霸气,反而采用瘦体字,倒是别有一番情怀。杨宗保看着这书法,就知道自己没有找错位置。

“砰…砰”轻敲几声,宅门打开一条缝,依稀露出一个老人家的脸目,眼角皱纹不深,最让人记住的是一把稀疏的山羊胡子。

“老伯,烦请通禀一声,晚生杨宗保,前来拜会王旭王先生。”反正王旭的官职和自己那太子少保一样,有爵无官,是个虚的,所以干脆就称先生了。

老人家大概是个管家,汴京城内,不知道天波府独苗杨宗保的恐怕屈指可数。老人家听到他的名字,连忙将他让进来,连说普通人家,无谓太过见礼。

杨宗保进入正厅之后,管家奉上一杯香茗之后,就到后院去请老爷去了。这个王旭,也不知道是真的清平若斯还是强撑着儒林风度,他不但没有漂亮养眼的俏丫鬟,居然连一个小厮都没有,只有一个老管家照料。

杨宗保此时来找的王旭就是‘三槐公’王佑的三儿子,而王佑的二儿子就是在明天的晚宴上会和官家死磕的相公王旦。换句话说,杨宗保今天来找的就是王旦相公的小老弟。

‘三槐王氏’可以说是王氏氏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从王佑开始的。当年王佑的父亲王彻,是后唐的状元。结果后唐被赵匡胤所灭,王彻举家前来汴梁。进入汴梁城的时候,王佑年轻气盛,展露了一番文采,结果名动京华,甚至惊动了宋太祖赵匡胤。这番经历倒是和后世明朝杨慎入京之时作下《过秦论》与《黄叶诗》,文采冠绝京城颇为相似。

王佑为官之后,一次赵光义对哥哥举报说一个地方官员造反。赵匡胤顿时大怒,派王佑去彻查清楚。太祖同时承诺,彻查属实,则把赵普的宰相之位交给他。

后来王佑仔细调查之后,回报太祖皇帝,说查无实据,还劝皇帝仁义治国,不要随意动疑。这样的说法就是说赵光义随意诬陷,太不仁义。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太祖皇帝不赏不罚,而太宗赵光义却是记恨在心,这个宰相之位自然也就免提了。

在杨宗保看来,王佑当年的这一番作为对自己能否劝说王旭出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佑因为没有得到许诺的宰相之位,回家之后,就在堂上种下了三棵槐树,同时说道:“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结果他的二儿子王旦如今真的位列宰相之位,也算是一段佳话。

三儿子王旭的才干其实并不比王旦差多少,甚至在机敏方面犹有过之。但是因为兄长位居高位,所以为了防止御史台诟病,他只能多次辞去官家的封赐,一直隐居来避嫌。

杨宗保对他的这种气节很是欣赏,但是如果因此而埋没才干,他却认为太过可惜。杨宗保今日就是来让王旭走上政治前台,明天的皇子满月宴就是最好的机会。

杨宗保还在思索应该怎样才可以打动王旭的时候,王旭已经从后堂走了出来。

杨宗保看着这个穿着一袭白衫的中年人,显然刚才在后院有过一番劳作,要不是他那鬓角极有讲究的梳理过,显得棱角分明的面容越发的文质彬彬,杨宗保还真不敢相信,站在自己面前的还是一位当世大儒。

杨宗保立刻站起身行礼道:“晚辈杨宗保见过王先生,今日冒昧打扰,请恕罪。”

王旭微微一笑,摆出了一个同辈之间的恭请手势,说道:“我倒是有两个奇怪,官家封杨婕妤为后的消息我是知道的,我就奇怪了,这件事天波府会去找王旦相公,会去找寇准相公,却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找到我这个闲人的身上。第二奇怪就是,天波府找上我也就罢了,可来找我的居然只是一个十岁的稚童。老太君行事,真是越发的高深莫测了。”

怪不得他会以同辈之礼对杨宗保,原来他把杨宗保当为替天波府传话的人了,他刚才敬的是天波府。

杨宗保无所谓的笑道:“王先生如此洞悉先机,难道真的甘心就这么做一世闲人?”

王旭脸色不变,但他的眼神却流露出一丝躁动,他压抑着胸中的恼怒,责问道:“难到天波府让你过来,只是侮辱与我,挑拨我们兄弟关系不成?”

杨宗保深施一礼,一改起先的玩笑生态,恭谨的说道:“先生明鉴,晚辈今日前来,是来投门献书的。”

王旭听到杨宗保的话,极为好奇,他又不是寒门士子,怎么会投门献书呢?就算是士子们想搏个推荐,也断不会找到他这个无权无势的闲人身上啊。

杨宗保走上前,躬身递上自己在望月斋写就的一篇文章,说道:“天波府发现一些寒门士子特别仰慕晋国公老人家的风采,特意作下一篇‘三槐堂铭’,望激励后进,天下共瞻之。”

铅笔小说 23qb.net

<=26目录+书签19=>